古語云:體壯曰健,心怡曰康。健康指的就是形與神俱,強壯的體魄只是外在表現,真正的內核是平靜隨和的內心,中醫講的神之所在。中醫認為,能做到機體內環境穩定,同時對外界適應性良好的人,才是健康的人。

養生須重養心

《黃帝內經》中說:“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。故主明則下安,主不明,則十二官危。”由此可見,心是非常重要的,負責統領五臟六腑。心主神明,神定五臟才能安;心主血脈,血脈通暢生命才能長久。

養心有“五要”

一要平常心

關鍵詞是“淡”。

《黃帝內經》中講到“恬淡虛無,真氣從之,精神內守,病安從來”。真正會養生的人,能夠做到心境淡泊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

所謂“心到平常即是真”,葆有一顆平常心才活得真實。有詩云“人生七十古來稀,剩有僧人歷更稀。若問延年何法術,一生淡泊養心機?!?/p>

二要仁心

關鍵詞是“仁”,仁慈、仁愛。

《中外衛生要旨》有云:“常觀天下之人,凡溫和者壽,質之慈良者壽,量之寬宏者壽,言之間默者壽。蓋四者,仁之端也,故曰仁者壽?!?/p>

對中醫養生影響極深的儒家,在養生過程中,非常注意心理調整?!澳芤灾泻宛B其身者,其壽極命?!笨鬃诱J為“養德尤養生之第一要也”,具有仁德者方可通向長壽之路?!梆B心立德,福壽康寧”,這些道理對現代人同樣適用。

三要寬心

關鍵詞是“寬”,寬容、豁達。

豁達是一種超脫,是自我精神的解放。人肯定要有追求,追求是一回事,結果是一回事。在這一點上,大家需要記住一句話:事物的發生發展都必須符合時空條件,有“時”無“空”、有“空”無“時”都不行,不可強求。

豁達是一種寬容,恢宏大度,胸無芥蒂,肚大能容,吐納百川。以風清月明的態度,從從容容地對待一切,待到廓清云霧,必定是柳暗花明。

按著自己的意愿看生活?;磉_是一種自信,人要是沒有精神支撐,剩下的就是一具皮囊。

自信就是力量,自信給人智勇?;磉_是一種學養,一種理念,是一種至高的精神境界,說到底是對待人世的一種態度。

蘇東坡一生顛沛流離,卻是“卒然臨之而不驚,無故加之而不怒”;沈從文也好,馬寅初也好,一些偉人的跌宕起伏也好,對于人生的種種不平、不幸,都以其博大胸襟和知識學問一一涵蓋,以及由善良忠直道義所孕育的不屈不撓的生命力所戰勝。

四要靜心

關鍵字是“靜”,寧靜致遠、怡情修心。

魏晉養生家嵇康在《養生論》中說“?養生有五難:名利不滅, 此一難也,喜怒不除, 此二難也,聲色不去, 此三難也,滋味不絕, 此四難也,神慮精散, 此五難也?!惫市撵o以除五難。

陶弘景在《養性延命錄》中主張調神養形、“小炷留燈”,過去所用的油燈,所能容納的油是有限的。

如果燈內留三根燈芯草,則燈炷大而光線亮;如果留兩根,則燈炷較大光線亦較亮;如果留一根,則燈炷小而光線昏暗,很難辨別燈前人之面目。

然而,留三根燈芯草,亮則亮矣,卻只能照明一個夜晚;留一根燈芯草,暗則暗矣,卻能照明三個夜晚。

這個現象告訴我們: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有個極限,就像油燈內的油量有個燃燒時間極限一樣。如果大喜大悲,酗酒縱欲,則如大炷留燈,很快就油盡燈干;如果情緒穩定,清心節欲,則猶如小炷留燈,雖不太亮,卻可長久。

這個比喻,很形象地闡明了養生之道。平常為了能夠怡情修心,可以開展琴、棋、書、畫等養生活動,幫助我們做到心靜。

五要開心

關鍵詞是“樂”,心情愉悅、知足常樂。

在一項研究中,研究人員對1000名65歲至85歲男女的健康情況、士氣、樂觀程度、自尊及人際關系進行了調查,在跟蹤調查10年后,研究人員發現,與非常悲觀的人相比,非常樂觀的人死于任何疾病的危險低于55%。

生活、做事要用心,但不要操心、煩心。擁有的人煩惱“失”,沒有的人憂慮“得”,患得患失,卻成憂愁。

古代詩人白居易就是善于養生者,白居易大半生中,不僅仕途坎坷,而且老年喪子,他在《枯?!分幸钥萆橛鲗懙馈暗腊峡輼?,枯來非一朝。皮黃外尚活,心黑中先焦。有/似多憂者,非因外火燒?!?/p>

面對常有憂愁事件發生的現實生活,他總是積極排憂解愁,樂觀以待,這大概就是被稱作“白樂天”的緣故。

會養生的人,能夠化“門前冷落車馬稀”、“人走茶涼”的悲觀為“停車坐愛楓林晚”的獨特意境,陶淵明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是一種人性的達觀境界。做到這些,便是進入到養生的佳境了。

常言道,“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,當常思一二”,要看得開、放得開,適度的“阿Q精神”有助于減輕心理壓力,保持心理平衡。

總的來說,養生不是刻意為之,養生也沒有固定程式,養生應該是心境上的修養,是順應自然的過程。

養護心臟,還可以試試這樣做

晨起搓手

晨起搓搓手,有益心臟健康。經常搓手還能刺激手心的勞宮穴,通過經絡刺激心臟,讓臟器興奮起來,幫助人體迅速恢復體能。

早起晨練

夏日晨練可促進陽氣生發,有助養心。晨起后飲一杯白開水,再進行短時的鍛煉。

晨練不要過于劇烈,可選擇相對平和的運動,如太極、八段錦、散步、慢跑等。

常伸懶腰

古人養生十大要訣中很重要的一條:“常伸懶腰乃古訓,消疲養血又養心?!?/p>

伸懶腰,集深呼吸、擴胸、展腰、舉臂、繃腿等動作于一身,可通暢血脈、活絡筋骨,使全身舒爽、精神愉悅。

常踮腳尖

可使心肌得到充足的氧氣供給,并且能夠保證心率正常,從而有益于心臟。并且能夠鍛煉小腿肌肉,提升身體平衡感。

深呼吸

每天早上起床之后,選擇一處空氣清新的地方,閉上雙眼,用鼻子深深吸氣呼氣,可使人保持平靜,養心養神,對身體非常好。

常泡腳

夏天比較容易煩躁,這時候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緩解疲勞、焦躁的癥狀,引“火”下行,祛濕降躁,幫您甩掉悶熱,精神煥發。

要午睡

夏天天亮的比較早,起床后精神高度集中,對個人體能有一定的消耗,這時候適當午睡能有效消除身體疲憊,保持大腦清醒。

心靜自然涼

天氣炎熱,心神容易受干擾,出現心神不寧,心跳加快的情況,不利于養心。此時,首先要心靜,靜則生陰,陰陽協調才能保養心臟。

飲食宜清淡

飲食上要保持清淡,平抑心火,補益心氣,同時也要調養肝、脾等,以低鹽、低脂、多維生素、清淡的食物為主。

傍晚舒緩

趁著氣溫下降的傍晚,聽聽輕音樂,靜心調息,讓心臟得到休息;也可以做一些伸展、放松的活動,促進夜間睡眠。